它是课本中最应该剔除的一首诗,至少有3首诗可以替代它
课本对诗词的传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,而且教科书选诗很有水准,所选的诗词绝大多数都是流传千古的佳作。
课本对诗词的传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,而且教科书选诗很有水准,所选的诗词绝大多数都是流传千古的佳作。
梅贻琦对学术自由看得极重,他不认同闻一多那类“以笔为枪”的做法,常说“学生主要任务是读书,不要过多参加政治活动,搞好教育才是第一位的”,这种想法在动荡年月显得格外不合时宜。
在中国漫长的诗歌史上,有一种叫“神话”的东西,既虚幻又真实。张若虚正是这个神话的代言人之一。
一横一竖,一撇一捺,像两座山压着,稳得不行。2023年校庆,北大把这老设计做了个动态版,光影一动,字像在呼吸。
一个是“学霸”小A,当年考进了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,是我们所有人心中的“人生赢家”。
知识分子,本应是社会的良心,是敢于为真理发声、为正义呐喊的一群人。遥想当年,邹韬奋宁愿饿死,也不吃嗟来之食。再看闻一多,面对特务暴行,他拍案而起,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讲,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,最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知识分子应有的血性和使命感
“认真阅读的结果,不但随时会发见晶莹的宝石,也随时会发见粗劣的瓦砾。于是吸取那些值得取的,排除那些无足取的,自己才会渐渐地成长起来。”
1938年2月19日至4月28日,长沙临时大学的300余名师生由长沙徒步至昆明,途经湘、黔、滇三省,行程约1663公里,历时68天。
有人说,张若虚的《春江花月夜》写得很好,有“孤篇压(盖)全唐”之名;有人说,《春江花月夜》被吹成“孤篇压全唐”,是中国文学史的倒退。
94年前的今天——1931年9月18日,日军悍然发动侵华战争。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,中国人民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,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,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。
语言建构与运用:赏析诗歌中“红烛”意象的象征意义,理解“蜡炬成灰泪始干”“莫问收获,但问耕耘”等关键语句的深层内涵;梳理情感的变化。
1939年,十九岁的汪曾祺离开家乡高邮,辗转上海、香港、河内,到达昆明,考上了他心仪的西南联大。
1951年1月20日,江苏南通如皋有一个叫张小凡的小商贩,在市场上卖豆饼,他本不是南通人,为了做生意,才远离家乡来到这里,因为是外乡人跟周边的商户也不太熟悉。
著名艺术家赵丹,解放前就是世人熟知的电影明星,他在《十字街头》、《马路天使》等影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,深深地刻在人们心中。解放后,他所拍摄的《乌鸦与麻雀》,在周恩来的亲自提议下获金质奖章,以他为主角的《武训传》更是迅速风靡全国,引起热烈的反响。然而,随着毛泽东发